01合法配资平台
上元二年(675年),风度翩翩、才华横溢的宋之问以进士身份高中,当时他年仅十九岁,正值少年得志,满怀豪情。初入仕途,他很快被任命为县尉,之后又调入文学馆,随后以参军身份奔赴边疆。等他回到京城,开始在国子监下属的崇文馆任职。
不过,宋之问内心难免郁闷,他满腹经纶却总是被分配到些无关紧要的闲职,年过三十仍未能获重用,心中难免焦虑不安:若一直如此漂泊,何时方能功成名就?
机遇终于到来。天授元年(690年)秋,武则天自立为帝,改国号为周。武则天听闻宋之问才学出众,便召他入宫。宋之问时常写诗献给武则天,深得她喜爱。然而,他的专长是诗文,武则天却安排他任尚方监职务,负责各类工匠制造与供应事务。
宋之问对这份差事颇为不满,但眼见武则天宠信的男宠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权势滔天,连朝中大臣都趋炎附势,他也开始献媚讨好二人。虽说倒夜壶这种侍候工作本应由仆人承担,宋之问竟亲自为他们服务,但最终没得到青睐。毕竟追随者众多,张氏兄弟根本看不上他。
既然成为男宠是获得权力的捷径,宋之问便放手一搏。
不久,他被招入奉宸院,担任左奉宸内供奉,实际上是武则天的后宫,专为女皇挑选年轻貌美男子。宋之问期待着女皇的召见,奈何武则天私下透露她无法忍受宋之问的口臭。
展开剩余73%得知此事后,宋之问羞愧难当,据说从此一天刷牙数十次,上殿时还含着鸡舌香,尽力掩盖口气。但最终女皇仍未给予青睐。
02
女皇之路未能通达,反而带来祸端。
神龙元年(705年)正月,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,逼武则天退位,诛杀二张,迎立唐中宗。宋之问被贬为泷州(今广东罗定)参军,那个地方荒凉贫瘠,生活远不及当年洛阳的荣华富贵。
不耐艰苦的宋之问偷偷逃回洛阳,渡汉江时写下流传甚广的诗作《渡汉江》:“岭外音书绝,经冬复历春。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诗中透露出他临近故乡时的惊惧与不安,不敢打听消息,生怕被发现。
幸运的是,宋之问逃回洛阳后并未受罚。此时唐朝政局动荡,张柬之已被贬,武三思势力正盛。回到洛阳后,宋之问受到旧友张仲之等人的接纳,他们策划诛杀武三思,因认宋之问为故人,未避嫌让他参与密谋。可宋之问无官无势,反将计就计,将此事泄露,成功复得官职,任鸿胪主簿。
唐朝士子讲究节操,宋之问出卖朋友以换取官位,此举令他名誉扫地。
尽管如此,他仍不断谋求晋升。
景龙元年(707年)七月,太子李重俊杀死武三思父子后也被杀,宋之问奏表颂扬武氏父子的功绩,倡议为唐中宗立神武颂碑,因而得宠升为功员外郎。
然而,他显然选错了阵营!
景云元年(710年)六月,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,复位唐睿宗。因曾与张氏兄弟及武三思有瓜葛,宋之问被流放钦州(今广西钦州市东北)。
不久,李隆基称帝,号玄宗,他对宋之问极为厌恶,下令赐其自尽。使者到达时,一位友人请求宽容,称宋之问尚有妻儿,愿先交代身后事。使者同意了。
得知赐死诏令,宋之问惊慌失措,满头大汗,在屋内踱步不安,竟不知如何安排后事。朋友见状怒斥他,他才冷静下来,沐浴净身,坦然接受死亡。
03
宋之问的无耻和卑劣不仅表现在他对权力的极度追逐、对朋友的出卖,还表现在他连亲人都不放过。
宋之问的诗才确实不错,否则难以被武则天选中,且曾在武则天主持的诗会上拔得头筹。
他的侄儿刘希夷也是文人,写过一首名作《白头吟》,其中“今年花落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”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等诗句极具韵味。
这首诗一经发表,便引起宋之问极大赞赏,尤其喜爱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这一句。他竟向刘希夷提出了令人惊诧的请求:要将这句诗赠予自己。
这在古今文坛极为罕见,向人索要诗句前所未闻。
刘希夷虽心有不甘,但碍于亲情,只能勉强答应,后来反悔。
宋之问怒不可遏,认为侄儿欺骗了自己,竟命令奴仆用袋子装土将刘希夷活活压死。
刘希夷死时未满三十岁,却已有文集十卷、诗集四卷,若能长寿,定会有更大成就。
如此无耻之人合法配资平台,实属罕见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